TOP
CONGRATS
祝福
經營團隊的話
創辦人 鄭崇華
感恩與展望

半個世紀以來,台達從田埂邊15個人的小工廠,一步一腳印地發展到今天,我必須感謝全體同仁,有你們跟公司一起打拼、一起成長,台達才有如今的規模。每當此時,我感覺這麼多年有大家在身邊,真是莫大的幸運。尤其,創業初期那批始終相信我、支持我的夥伴,面對各種難題都不退縮,連我自己沒有把握答應客戶的事情,大家卻拍胸脯保證使命必達。這些四、五十年前的畫面至今歷歷在目。而在我背後還有最重要的家人,有了他們的諒解與扶持,我才能全心投入工作、經營事業。

70-80年代,台灣的經濟及國際形勢都極度不利,在關鍵時刻,台灣能夠突破困境、扭轉危機,都是因為有一批充滿遠見、魄力,熱愛國家社會,把畢生精力奉獻給人民的官員,如李國鼎、孫運璿等人,在他們任內,教育、經濟、建設等,都有許多建樹,吸引外商來台灣投資,為當時的台灣年輕人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學習科技及管理經驗,進而有機會、有能力創業,發展台灣的產業。台達受惠於當時良好的投資環境,搭上台灣經濟起飛的列車,才能持續穩定的成長。

台達創立初期,從電視零組件做起,從內銷做到外銷,品質深受客戶肯定。那個年代台灣經濟與工業蓬勃發展,用電量每年增加,供電吃緊,有時甚至輪流停電。我深覺應該改用效率更高的交換式電源(Switching Power Supply),才是有效的解決方法。因此從80 年代開始決定投入開發輕薄短小、效率更高的交換式電源,並同時訂下「環保 節能 愛地球」的經營使命。1983年台達的交換式電源產品正式供應客戶,到了2000年,所有的電源產品效率都超過90%。因為台達電源產品的市占率很高,所以提升效率對節能減碳有很大的貢獻,2010年到2020年,我們的電源產品共為全球客戶節省約335 億度電,等於減少1,780萬公噸的碳排放。

近年來,台達也開始朝向整體解決方案以及多元化的產品面向來發展。其中,最近受到社會大眾高度的關注,就是電動車的發展。電動車取代傳統燃油引擎動力的趨勢,馬達是動力系統的關鍵。台達的馬達技術最初由工業自動化產品為起點,投入電動車動力系統的開發超過10年,尤其在車體的有限空間中整合馬達、驅動器、直流轉換器等關鍵零組件,台達充分發揮了電子科技業的長處,目前已順利進入歐美日一線車廠的供應體系。

這些年工業快速的發展,也造成資源的損耗、自然環境的汙染等等,已經開始危及人類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地球暖化已經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衝擊。還記得2020年的夏天,台北氣象觀測站測到攝氏39.7度的高溫,創下了設站124年以來的歷史新高。同樣因氣候異常導致的生態衝擊,也不斷在全球各地發生。過去科學家所有關於暖化的預言,現在似乎都已一一成真,我們必須立即採取行動,預防更多氣候災難的發生。

建築物具有50-75% 的減碳潛力,台達台南廠早在2006 年落成啟用就獲得台灣第一座「黃金級」綠建築標章,我們在使用過程中持續改善,2009年升格為「鑽石級」。之後,台達在世界各地的生產基地陸續打造了29 棟綠建築,以及2 座綠色資料中心。2015 年啟用的美洲區總部新大樓,這棟大樓運用了獨特的「地源熱泵系統」,將地表下約21℃恆溫的水,透過全長147公里容量1萬2,000加侖的綿密管線,不斷循環調節,讓室內清涼舒適。這套系統搭配節能變頻器以及屋頂的太陽能板等設備,讓美洲總部達成「淨零耗能」的高標準。

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南台灣,那瑪夏是災情最嚴重的地區,當時台達決定援助那瑪夏民權國小的重建,順應原住民的傳統建築習慣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打造了可調式的地面通風與屋頂通風,以及遮陽與隔熱建材等節能設計,加上太陽能供電系統,也讓民權國小成為全台灣第一座「淨零耗能」校園。

1990年我們成立了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30多年來持續關注人才培育。除了台達擅長的節能,更擴展到能源教育、綠建築、以及智慧製造的線上課程,並且運用許多方法,呼籲大眾關注當前人類所面對的最大威脅:氣候變遷。2007年開始,台達基金會長年實地參與聯合國氣候會議,也透過智庫研究、國際合作、展覽策畫與影片製作等方式,讓更多人意識到地球暖化的急迫性。例如,贊助已故的齊柏林導演製作台灣第一部空拍環境紀錄片《看見台灣》;委託日本NHK Enterprises團隊製作全球首部8K環境紀錄片《水起.台灣》,也希望藉此喚起大眾對氣候變遷的重視。近年,基金會更積極進行從大翅鯨保育到珊瑚復育等各項保護生態的活動。

在我一生經營企業的體驗中,時常會想到企業的存在價值,雖然企業要有利潤才能成長,但更重要的是運用核心競爭力,做對國家社會有貢獻的事。台達50 周年,我們以「影響50 迎向50」自我期許。希望能夠將積累了50 年的能力持續創新,與我們的各界夥伴攜手合作,一起邁向下一個50年。

董事長 海英俊
做大,更要做好

台達50歲的生日,是一件讓人特別高興的事情。由於2020年在全球肆虐的COVID-19讓大家的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公司的日常營運也隨之產生了不小的變化,我們能夠平安地在2021年歡祝台達50歲的生日,不僅鼓舞人心,更要肯定並感謝同仁們在各種防疫規範之下,仍然克服了各種問題,兢兢業業地達成工作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大環境的動盪讓人不安,台達仍然在2021年一度突破了市值8,000億台幣,這正是所有同仁努力不懈的最佳印證。當然,在此我還是要提醒大家,台達一方面除了持續「做大」,另一方面更要認真「做好」。對於經營團隊而言,做一個好公司,比起做一個大公司,更是我們全力以赴的任務,台達亦將會持續秉持永續經營、永續環境的使命,迎向下一個燦爛的五十年。

副董事 柯子興
永無止境的創新精神

一個公司的成長,如同一群同伴在堆雪人一樣,每一個人把手上小小的雪球,一顆顆的堆砌起來,慢慢地塑形,直到雪人的模樣清晰、堅固。台達在五十年前,從當時還是台北縣新莊鎮的一個15人小工廠發家,發展到今天全球五大洲八萬多個員工,除了市值超過8,000億,年營業額有望突破3,000億,更重要的是,台達所擁有的創新精神與尖端技術。

五十年來,從電視機零組件到個人電腦的電源供應器、從零組件到系統與解決方案、從資通訊科技到能源科技,台達經歷了無數次的轉型,正因為我們對研發的重視,在每一次的變革過程中,都能從原有的核心技術找出創新的前瞻應用,這是台達與其他公司最大的差異,也是最難能可貴的特質。藉此勉勵大家,並祝台達生日快樂。

執行長 鄭平
路遙知馬力

台達的前五十年,其實是漫長且艱辛的,今天看到的成果,實乃歸功於所有認真工作的同仁,以及眷屬們在背後支持的力量。相信大家在這個五十周年的歡樂氣氛中,更在意的是公司未來發展的方向、台達究竟會往哪裡走。

事實上,2017年時,台達對事業單位做了一次大規模的改組,而當時對事業單位的劃分,其實已經明確地指出了未來的道路,尤其在自動化、資通訊、能源基礎設施、電動車…等領域,都是未來可預期有非常巨大發展的市場,而既有的產品組合與核心技術,恰恰提供了跨入新領域的最佳基礎。

未來人類面臨最大的問題,一定與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脫不了關係,而台達長期秉持環保節能理念所開創的技術、產品與解決方案,都有很大的機會解決這些問題,所以未來台達必當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在此也與同仁們互勉,讓我們一起努力,迎向充滿希望的下一個五十年。

營運長 張訓海
一路前行 精彩可期

一轉眼,我在台達服務的年資已超過四十年。換句話說,從當年剛進台達的一個20幾歲年輕小夥子,一路做到現在,我現在已經每天含飴弄孫了。

這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因為台達這麼多年來,不論外在環境如何變遷,一直都以提供員工一個良好且穩定的工作環境為己任,並且給員工充分發揮能力的空間,這也就是為什麼台達資深同仁特別多的原因,也正是有這些資深的同仁打下良好的基礎,台達才得以穩步前行半個世紀。

2021年,在台達50歲生日的這一年,我們啟用了目前台灣最大、最新的廠區-中壢五廠,緊接著還有即將落成的台南新廠、預計明年動土的中壢六廠,以及位於中科、專注發展機器人事業的台中新廠。而正在興建的尚有中國大陸、印度、泰國等生產基地。這些投資計畫,說明了台達目前三大業務領域、八大事業群的定位與發展方向都非常清楚,加上積極發展中的各項新事業,台達在未來的持續茁壯相當可期。所以,除了在此感謝所有在台達過去五十年曾經付出努力的所有人之外,我也承諾,台達未來的五十年會更加蓬勃、更加精采。

台達50周年祝福影片
有許多夥伴在台達50周年的時刻為台達送來溫暖的祝福,感謝這些夥伴的支持,期待與大家繼續一同前進!更多的祝福影片將陸續上傳。
*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合作夥伴
富鼎先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中鋼集團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高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金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久尹股份有限公司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南亞公司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新光合成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
華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增你強股份有限公司
Infineon Technologies
onsemi
Rubycon
STMicroelectronics
Texas Instruments
YAGEO Group
學術及官方組織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 仲繼壽主委
中央氣象局 鄭明典局長
哈爾濱工業大學 楊明教授
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 葉永烜教授
自然科學博物館 焦傳金館長
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 史欽泰教授
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李鴻源教授
智榮文教基金會 施振榮董事長
上海交通大學 陳陳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 蔡旭教授
上海大學 陳伯時教授
北京清華大學 李永東教授
北京清華大學 肖曦教授
台北市政府 黃珊珊副市長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 簡又新大使
天津大學 馬小亮教授
西安交通大學 劉進軍教授
浙江大學 錢照明教授
浙江大學 何湘寧教授
浙江大學 楊樹研究員
「我與台達的故事」徵文集錦
半個世紀以來,有許多人參與了台達的旅程,和台達有著獨一無二的故事。台達粉絲專頁也特別舉辦了「我與台達的故事」徵文活動,獲得熱烈回響,這是其中的20篇投稿,一起來看看大家溫馨的故事及祝福吧!
【編輯賞】張櫻騰

經歷了高中的荒唐歲月,服完兵役,上大學成了鄭董的學弟後就和台達結下不解之緣了!
那年大學畢業,老大不小的我決定放棄研究所直接進入職場,應徵了幾家國內知名企業,在那半導體行業一片前景看好的年代,我堅持我的想法,選擇了台達——我嚮往的企業,如今二十幾個年頭過去了,證明我的選擇是對的!
記得接到公司的錄取通知時,我告知父親我的決定後,他很高興,並叮嚀我要認真用心的幫公司做事,不要壞了公司的名聲!父親雖然是泥水匠,但對時事很熟悉,對國內有那些優秀的企業,也很清楚,對於兒子能進入台達,他感到很驕傲,每逢假日我回到家鄉,家裡有客人來訪時,總會特別跟客人們「強調」 我在台達電上班的事,同時露出滿意的笑容。那個曾經在高中時期讓他傷透腦筋,不知怎麼管教的年輕人,也因進到台達而讓他能放下心中的大石頭了! 二十幾年來,我在這裡結婚生子,雖然父親已經離去多年,但我還是一直謹記他的叮嚀,讓他能一直以我為榮。
玩了二十幾年的鐵心,轉眼也快拿到退休的門票了,回首過去的點點滴滴,似乎都只是昨天的事,所有經歷過的酸甜苦鹹,也終將釀成甜蜜的回憶!

【編輯賞】李國強

記得在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就知道台達了,那是我第一次領獎學金,回想起來當時可開心了。
後來才知道我們學校用的LED燈以及全校師生喝的RO礦泉水水廠等都是台達所捐的,這份來自遠方的溫暖使我們感到溫馨無比。
在我初中三年級的時候,因家裡經濟問題,到華校去上課畢竟是私立學校費用也比較高,我將要面臨放棄在華校學習。此時,台達卻給了我「梅花計畫」清寒優秀學生獎助學金點起了新希望,最終得以繼續在華校學習。
我就讀高中時期想都不敢想要來台求學,因為我覺得那太遙遠了,對我來説幾乎不可能,家裡根本負擔不起這麽高的費用,台達總是伸出援手支持我們,提供獎助學金給我們,這一路過來台達一直陪著我們從未離開過,感謝您的關懷陪伴,讓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

【編輯賞】吳珈慧

恭禧台達50,而我也在台達20年年頭,從一個剛畢業的少女,初期在幾坪大的資料中心管理文件,每份資料都需要透過人工借閱工程規格,再透過人工傳真至大陸及泰國,傳真、掃描讓人厭世,真的看不到未來的台達,而這些場景似如昨日歷歷在目。50年後的台達不需要人工作業,早已進步到透過系統即可以調閱工程規格,廠區也從一間廠區至今一直在擴廠中,而我更不可思議會成為三寶媽。
回顧這DELTA屬於我20年的點點滴滴,曾經客戶不禮貌在會議上潑水對待,雖不開心但主管們還是很有修養的溝通。看著工程師們,相互幫忙同心協力,不分宙夜將產品修正為客戶需求的樣品,即使是送樣,追求完美,使同仁間培養那份革命情誼的使命感。初期的新部門人數少,一個人兼任2個職務工作量,忙亂及沒有頭緒,凡事自己都需要用心去摸索的過程,甘之如飴真的就是因當時年輕我們的熱血及活力,這些似如昨日般的美好。
假日陪著同仁們去求婚的場景,婚後大夥相約帶小孩及未婚的工程師們去烤肉,在工作之餘也聊著媽媽經,累了晚上相約去乾一杯明日繼續,這20年有些人提早下車,但也有人上車讓我這20年台達生涯增添許多的色彩及溫暖,人生的美好,真的都是感恩開始。
感恩台達這50年的成長及突破,也感恩自己願意給台達機會,才可以看到這20年的美好,謝謝您台達50年,期許下一個10年的台達與我。

周孟勳

2016年8月,就這樣一腳踏入到世界第一電源供應器大廠。2017年2月,當大家都還沉浸在農曆新年的氣氛中,我收拾好行李準備前往印度,前輩們有交代什麼都可以沒帶到,胃藥絕對不能少,很幸運地,我強勁的胃戰勝了這場戰役,拜訪客戶沿路的喇叭聲讓我以為是不是有什麼事故發生了,前線告訴 Welcome to India。
2018年6月,正當同事們都在享受為期一周的旅遊假時,我獨自一人搭著飛機,經過數次的轉機及近30小時的飛行,終於抵達這未知的南美洲,一踏進巴西,熱情的同事馬上給我一個大擁抱外加左右臉頰親吻,此時此刻我才真正感受到我在巴西,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整個展覽,沒有人在顧攤位,鳴笛聲四起,全場都在注視著四年一度的世界盃足球賽,我就這樣被套上一件繡有自己英文名字的巴西隊球衣,擔任四年一度的巴西球迷。
2019年5月,第三次前往南美洲,短短的兩周內要拜訪無數的客戶,從智利飛到祕魯再飛去哥倫比亞再回到巴西,從小就在台灣長大的我對於距離的概念總是侷限,某天前線業務要帶著我拜訪巴西南部的客戶,他說這路途比較遠會比較辛苦點,我心想都坐這麼久的飛機了是還會有多辛苦,結果這一開就是六個多小時,然後結束會議後再開著六小時的車回機場,前線業務笑著跟我說這就是他的日常。
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文化,都要試著學習與尊重,我很幸運,可以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持續不斷地學習成長,也很慶幸自己能成為台達50的一份子。

James Su

10年前,帶著期待與害怕的心,進入了台達這個大家庭,第一份工作的我,就加入全球第一大Power廠,深感興奮與榮幸,記得第一次搭客回台北時,還刻意把識別證掛在外面,深怕別人不知道我是台達電子的一份子,回想當初的驕傲和志氣,總讓人會心一笑。
隨著公司轉型,新廠的落成,經歷一年又一年的台達樂活日,漸漸體認到台達是一間正向且又照顧員工的好企業,也在台達的磨練與訓練下,慢慢的茁壯了自己,無論是專業亦或是視野,這間公司讓我學到,看到了很多自己也沒想過會有的經歷。
歲月流淌,以為會一輩子在這的我,也因為家中因素,終究必須離開,短短8年,說長不長,但絕對是滿滿的捨不得,不是因為沒拿到10年金牌而難過,不是因為沒有上台而惋惜,而是捨不得這樣的團隊與曾一起奮戰的同事與主管。
現在的我,因為有先在台達的磨練與努力,到任何的工作環境都能保有當初的熱情及初心,曾是台達人,也深以此為榮,會記得當初擁有的溫度,帶著這份正向能量,持續的邁進。

蔡馥鵑

雖然台達電子在台灣屹立50年,由於不是消費性品牌,孤陋寡聞的我,是因為在媒體工作,才開始認識這一家公司。
2008年,在公司主辦的一場論壇上,第一次聽到創辦人鄭崇華先生演講。沒有刻板印象中企業大老闆的霸氣,反倒是像是一位科學家,一步步地論述他為何要將台達電子打造為一家節能企業的理念。
鄭先生在那次演講中提到,他曾經被同事詢問,「鄭先生,我們的東西如果都做得這麼耐用,東西都不壞,那我們怎麼做下一次生意呢?」,這個提問讓他愣了很久,因為他從沒想過這個角度。在他心目中,做出好產品,不僅僅是一個生產者對於社會的責任,更是一個具備科學精神的實業家,對於真善美的無限追求。
時隔13年,我一直記得這個故事,更佩服鄭先生的堅持,也影響了我之後看待產品品質和價值的態度。

張根璿

10多年前,有一位青年帶著滿滿祝福學成歸國。先是任職於一家絕緣電子材料擔任業務銷售,為了拓展市場,需要開發東南亞與其他新興市場。青年第一站先是到了泰國,在泰國順利開發新客戶。其中一位客戶將材料成品加工後交給『台達電子』。
『台達電子』是青年第一次聽到。出差返台後,進而更了解到台達電子是台灣電源的龍頭,是一間知名企業。青年很想躍躍欲試,但是沒有足夠的自信、且擔心經驗尚不足,所以作罷。但是自此『加入台達電子』成為這位青年的夢想。進而希望實現夢想:青年在幾年內努力工作,累積豐富的經驗,也常常關注台達在產業界的訊息。後來青年到了一家做變壓器零件的公司,台達是公司前5大客人。
青年在此也磨了幾年。最後在一個時機裡,投了覆歷到台達,也順利獲得面試機會。在競爭機烈之下,青年最後如願以嘗的進入到台達服務。青年在數年後,因著對夢想的執著,築夢踏實!他每天竭盡的為公司服務。因為他深切知道「珍惜」與「懷著感恩的心」是他在工作職場裡的座右銘。
這位故事主人翁就是本人我:
張根璿,目前任職於台達電子電源及系統事業群。感謝台達讓我美夢成真!
祝福台達50歲生日,並誠摯祝福公司下一個50再創高峰,也成為更多菁英的夢想與揮灑的舞台!

Jack Wu

那一年春天,一個人,一台機車,隻身離家,台達開始進入我的青壯人生。一望無際的辦公室,原來這就是大公司的模樣。那一年夏天,兩個人,一台機車,兩杯咖啡,上班上了軌道,感情也開始進軌道。經濟開始有基礎,感情也開始萌芽。那一年夏天,兩家人,10台車,20桌,Will you marry me? 我回鄉與她結為連理。新同事,新家人,菱菱角角都需要磨合。
今年春天,3個人,嬰兒車,新手爸爸與灑滿桌的奶粉。生命開始了延續,從少年到奶爸,台達就像老友,謝謝一直在我身旁,這10年。

黃秋源

進入台達的三年裡,短暫卻也漫長。
短暫的,是與主管同事們相處的歡快,一下時光飛逝了。
漫長的,是在公司活動中美好的片段,一直不斷回憶著。
在畢業前,總想平凡的過著生活,
在台達裡,卻讓平凡生活精彩了。
製作了一部影片是疫情下紀錄騎腳踏車通勤的自己。
疫情會過,而以後的我擁有在這個年代的美好記憶,專屬我與台達的美好記憶。等等…我與台達的故事未完待續呢!

張世勳

2011的春天,一場屬於我和台達的旅程即將開始。
那年春天,我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搭上前往上海的飛機,在此時,寫下我在台達節能的第一頁。晴空萬里,並吹著徐徐微風,披著薄外套的我,踏上了代表性的一刻。在上海浦東台達的新大樓,樹立起台達的門面──風光互補LED路燈。這是代表台達的節能產品,更為台達在節能行業立下一席之地。
而在此產品中我負責的方面是LED、風力、太陽能發電的總整合,但在此過程中並沒有想像中的順利,因為不同系統的介接會產生許多問題。但我們不只是要完成任務,而是要做到十全十美。
當我親眼目睹路燈裝上時那歷史性的一刻,頓時百感交集,又興奮又感動,在創辦人的指示下,完成了!
2021的今天,我重新翻回到了那一頁,看著自己曾經的作品;看著自己創下的壯舉;看著自己和台達20年的合作,原本普普通通的日記,一夕之間多了許多豐富作品,回頭想想,雖然中間遇到許多艱難的問題,但總會在關鍵時刻和同事一起解決。人生要有暗礁,才會激起最美麗的浪花!
謝謝台達20年的陪伴,我們一起攜手走下去。

白松木

在2017的時候因台達電有在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物理世界招募公司內部同仁來當講解志工,當時感覺還滿有趣的所以就報名進行培訓。
在了解演示教具及原理後,就開始了好幾年的物理志工講解。講解物理教具過程中會遇到社會中各種不同的人們,從幼稚園到一般社會人士。
每一個人對物理的了解層度都不一樣,但如何講解到都聽的懂,這是一個自我學習表達的過程,一開始要先了解教具背後的物理原理,然後要有信心面對每一個民眾的提供而不怯場,再來就是講解原理讓提問者明白物理原理並且感到興趣,每一個階段的練習都是自我能力提昇的訓練。
之後也到國小進行能源教育的推廣,讓小朋友明白物理科學不僅是課堂上用來考試的,只要用心觀察就可以發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地方,也因為台達電提供了這個機會,所以有這工作之外不一樣的志工經歷,生命也因為利他精神而更加的豐富色彩。

Albert Lin

我是高雄人。從成大畢業,憲兵少尉退伍後,在上個世紀1999年加入台達中壢廠。二十年一轉眼過去,我已經從一個瀟灑的北漂青年變成油膩的北漂中年。
台達給了我太多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和客人電話專案會議是在中壢廠,當時的工程主管Alex Jong 已經從台達泰國廠退休。
第一次到美國參展,從參展規劃,產品打包運送,現場產品介紹,最後打包,還有事後的跟進。讓當時年輕的自己大大的開了眼界。
第一次和客人在美國打漆彈 Team Building,客人和我們建立深厚的情誼到現在都還有聯絡,即使我已經離開了原單位。
「第一次結婚」,十多年前因為專案任務去泰國廠,我找到了同樣也是在台達服務的終生伴侶 。中間歷經了我太太從泰國廠轉調到中壢廠,和我自己也從中壢廠到桃園廠最後來到了台北總公司。
第一次買房子,透過台達,我和家人在台北安定下來。現在我們有一個13歲的小朋友,一家人幸福的在台北定居。如果不是台達,我們不會有今天的幸福。
感謝台達帶給我人生中數不清的第一次,還有許許多多的貴人不斷提供我對進步需要的養分以及挑戰。我今年49歲,明年也會加入台達50歲的行列,台達50歲生日快樂。

Esther Chang

台達電是我爸爸一直想進去服務的企業,而在兩年前台達終於給了我爸爸一個服務的機會,爸爸當時欣喜若狂心想: 這些年的經驗,終於得到機會。
這也是我和台達「相遇」的開始。
當我更了解台達之後,我發現這個大企業不只對員工好,也很對員工的家人很照顧。
爸爸平常忙著工作,很難有機會跟我們有相處的時光。但因為台達,經常舉辦大型的親子活動如,樂活日、科技盃馬拉松等.....讓我們有更多的親子的歡樂時光。
謝謝台達帶給全家在生命增加美麗的色彩。也謝謝台達給我爸爸美夢成真的機會。 祝福台達下一個50業績長紅、永續經營。

陳嘉婉

我與台達的故事...
2019年二月香港政府宣布修訂“逃犯條例”,香港社會度過了回歸後困難及激情的285天。
約是在九月某天早上七點多,接到了鄭太太打來關懷備至的電話,當時正感覺孤立無援的我,好感動。
鄭先生和鄭太太幾次出差或過境香港,我安排搭巴士、地鐵、或機場快線公共交通工具,他們都毫不介意。大場合、小會議在約定的時間我前往接送,每一次他們都已是好親切整裝待發的在等著我了。鄭太太更是從不過問公司”內政”,真令我敬重。
在鄭先生“實在的力量”書中提及過2位舅舅及舅媽長輩,但實際上蒙受鄭先生、鄭太太長年照顧的長者以我所知超過雙位數字,尤其是鄭太太對家族年長者的照顧總是無微不至親力親為,我認為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家逢變故,一雙子女頓時失怙,鄭太太簡短安慰,卻是我一生最大關懷與鼓勵的話語,時時響在耳邊。其中她說:現在開始你要堅強面對,內外兼顧一肩挑起這個家,我永遠銘記於心。
馬首是瞻,半世紀追隨與鄭先生並肩奮鬥,默默撐起台達背後的女主人,有一般女性難以企及的智慧.無以倫比的低調,慈愛、溫暖、儀態優雅且時尚,獨樹一格,獨具風采。
敬愛的鄭太太,她是我最景仰的女性典範。

侯英傑

懷念一位亦師亦友的好主管──李健民先生
這已經是1980年代的事情了;那天我忐忑不安地走進鄭先生的辦公室、準備挨罵,因為我批了一張買錯電容器的採購單,產線沒有合格的零件可用,可能要停線、被客戶因遲交貨罰款。
“現在情況怎樣了?”鄭先生問。
我把為什麼買錯、後續採取了些甚麼補救措施、以及預計的最糟和最好的情況分析、報告了一下。
“好,以後別再犯了。”鄭先生竟然只這樣說,就讓我出來了。
很多年之後,我才知道是李先生早就跟鄭先生說是他批准的、替我擋了下來。
這就是李先生;做他的部屬,有任何好的事情,他替你到老闆及各單位去宣傳,而且都是你的功勞;甚麼事搞砸了,他都說是他幹的、不是屬下的錯。他到處替台達找人;三顧茅廬、全球去請人的是他,請來的人要怎樣適應台達的文化、用最多力氣的是他;公司要去墨西哥設廠,到處去找西班牙文老師到公司來上課的也是他;在那個還沒有EMBA的年代,說動司徒達賢老師開先例來公司給主管們上類似的課程的也是他。甚至,有回他請了我們幾個人在他家他卻自己不在,原來是某某同事夫妻吵架、他去說好話去了…十點多回來,李太給他熱了些剩飯當晚餐、捧個碗、坐在桌邊看我們打麻將──想想真難過,我們竟然沒有人讓位子給他...
他在台達沒有做過總經理或事業部總經理,可是,台達今天的基業有太多東西是靠他找來的人、帶過教過的人,和受他那永遠無私的照顧的人創造出來的。我有幸跟他同事一場、相識卅年,真是天大的福氣。

Yvonne Chan

五年前,剛於歐洲取得環境碩士學位的我,因緣際會下進入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擔起氣候能源議題智庫研究及傳譯角色;隔年,在一場朋友的聚會上遇見現在的另一半,交流之際發現原來我們都是「台達人」。由於工作緣故,我需要了解公司的技術和國內外相關能源政策,這幾年台達積極推廣「分散式能源」,讓自己必須具備這方面的知識;剛好,先生是負責分散式能源中的一項技術,於是交往期間我們總有聊不完話題。此外,也因為同在台達,每年旅遊假能一起出遊,公司辦的許多活動,像是探訪八煙聚落、看職棒大賽,總能一起參與。現在雖因孩子變得十分忙碌,但在同一間公司彼此更加理解工作性質和狀況,生活上多了互相體諒和配合,有助於解決家庭問題。於我們而言,不管是在物質上還是心靈上,台達是支撐這個家的關鍵,實在很感謝公司,讓我們可以安居樂業。

陳昱安

去年夏天,步出椰林的我告別學生身份,在軍中我與同袍思索著人生。而就在這時連絡上以前實驗室的學長,學長問我要不要到台達試試看,身為一個畢業生對於未知的工作是百般的徬徨,而我在學長的鼓勵之下我來到了台達。
很幸運在這裡遇到了很照顧我的主管以及教我很多東西的前輩,這是我第一次搬離台北的家,跳脫舒適圈的我並沒有感到不適應,也許是這裡的每一個人都相當熱情且樂於助人。而我剛進入台達,就恰逢50週年,很高興也很慶幸能一同幫台達慶祝。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能繼續見證台達的新篇章。

李知昂

我的書中有鄭創辦人!
有幸與台達電子合作,報導節能減碳相關內容,不僅非常榮幸,今日回顧,更覺心有戚戚。 文章的標題雖然寫「我的書中」,其實需要稍加解釋。知昂是在IC之音擔任製作人,製作彭宗平校長主持的《台灣的明天‧明天的台灣》節目,有幸訪問鄭崇華創辦人。後出版成書,蒙彭校長抬愛列為共同作者,談台灣未來十年、二十年的發展趨勢。
鄭創辦人的精采專訪播出至今將近六年,仍覺歷久彌新。當時內容,包括台達電在五年間,單位產值用電量降低了50%;幫高雄的那瑪夏蓋了民權國小,省電超過73%。可見只要有心去做,大比例的節能減碳並非夢想。
同時,鄭創辦人也針砭台灣的致命傷,就是水電的價格實在太便宜,很難推行節約。記得創辦人慷慨陳詞,談到電價太低,連相對傳統燈泡壽命十倍、節電五倍以上的LED都不好推。當時曾發生台電賺錢要發還給人民,也是匪夷所思,難道發電設備永遠不壞,都不需要更新嗎?更別說舊的發電系統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比起新進的設備多出很多,設備更新絕對需要有計劃地投資。管路漏水的問題也是一樣,應酌予提高水價,撥出更多經費修繕。
種種建言,對應今年缺水缺電之情況,深覺感觸良多。惟願先知可以不再寂寞!

黃慧慈

大三那年,學校圖書館架上那樸實又有點厚重的《實在的力量》吸引了我,企業鞏固營運之餘,還保有對環保、社會的那份心意著實讓我敬佩。
於是,台達成為我大學最後一年的管理學個案研究主角,每周追蹤新聞動態,雜誌報紙也不放過,而創辦人的自傳書也就續借了一整年,直到畢業前才歸還。
後來,有幸跟著商研所老師到台達參訪,看見節能環保愛地球的實踐,讓我知道企業社會責任不只是書中理論,而科技也真的可以解決環境問題。那天,我獲得了一本不用還的《實在的力量》,也種下到台達做行銷的願望。
#每一份工作都認真吸收 #機會來了才有能力掌握
一直以來都是做得比說得多的人,我相信實在的力量,專注踏實才能把事情做好。儘管實習與畢業時都沒遇上台達行銷職缺,幸運的我還是獲得一份很棒的工作,不斷吸收與累積,直到某天看到104上的職缺,讓我決定找回學生時期的嚮往。
如今每天走進掛著Delta Logo的廠區,都帶著一種不可思議的開心,新部門的行銷並不容易,但很感謝緣分讓我的願望成真,看得更廣也挑戰更多。
平常寫新聞稿免不了制式化地加入「台達很榮幸參與此專案…」,然而,此時的我真心感恩,有機會在台達參與電動交通與綠能發展的過程,是我的榮幸。

匿名

2008 年我剛從研究所畢業,在畢業以前我跟弟弟都半工半讀,媽媽因為生計,因緣際會的在台北瑞光大樓上班。
媽媽原本是家庭主婦,並非一般的上班族,因此在台達的工作是最基層的清潔人員,每次週五下班或是台達旅遊假或是過年前,垃圾量總會特別多,而我跟弟弟也都會協助媽媽拖地,清潔廁所等工作。
一起工作時也常聽到媽媽形容三位鄭先生是如何的節儉,以及待人客氣…等等的好印象。
畢業後,運氣很好的進入台達中壢廠擔任工程師,知道媽媽工作的辛苦,也了解鄭先生帶領公司的理念:環保,節能,愛地球;之後也知道鄭先生的創業路程後,使我非常認同台達。
能進入台達後,我每天非常認真的工作,幾乎都超過12小時的工時,但大部分的時間卻不覺得累,因為認同,所以做得很高興,也很有成就感,也很幸運的遇到認真教導我每一件事的好主管。
2020年12月在台達約12年,剛好遇到父親的小中風,也讓我驚覺到努力工作時卻忽略了家庭,小孩…因此我非常非常不捨的選擇離開了台達到台北另外找尋工作。
在台達50周年的這一刻,我希望可以留下這一段我與台達的足跡,期望下個50年,我可以再找尋到這足跡,謝謝台達,我以台達為榮。

廖元瑛

自從2008年,台達電與英國外交部合作,一起提供獎學金給台灣的年輕人去英國深造,期待在他們學成歸國後,回台推動環境保護與氣候變遷的相關議題。這是我們雙方的共同理念,希望提升社會對環境保護議題的重視,為阻止地球暖化而盡一份心力。早在13年前,台達電就是台灣少數非常重視環保議題的上市公司。每次到了年度的獎學金頒獎典禮,鄭崇華董事長總會不厭其煩地細數他推動環保的理念,在他心裡已經不是單純的企業社會責任而已,更深的是他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疼惜與希望遺留給後輩子孫的愛。幾年前,英國的氣候變遷大使來亞洲訪問,也來訪問台灣。我們特別安排大使參訪台達電,他對鄭董事長推動的各項環保理念,公司治理與企業未來走向深感敬佩。大使回英國後,也將台達電的成就傳回英國政府,成為真正的台灣之光。能夠與台達電長期合作獎學金,內心充滿感謝,也將永遠以台達電為榮。

趙恭岳/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執行長

走進巴黎大皇宮(Grand Palais),迎面而來的是一棟7公尺高的建築,那瑪夏的民權國小就這麼在眼前出現!這是2015年我參加COP 21巴黎氣候峰會的實際場景。歷經莫拉克風災,以淨零碳建築重生,民權國小是Build Back Better最好的範例,鄭崇華創辦人在會中介紹了21棟綠建築給全世界,每個綠建築都有它與台達的故事,溫暖動人。
參加多年的聯合國氣候峰會,總會在場中看到認真的台達團隊。而平日與台達的同仁一起工作、互動,總能激發出很多永續創新的構想。
回到台灣,為了讓綠建築設計更貼近實際環境,這幾年來,台達與中央氣象局、建築中心、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一起打造了屬於我們在地的微氣候資訊平台:Green BIM(http://www.weatherservice.org.tw/),使綠建築設計最佳化的理想能夠具體落實。
每每走入陽光講堂,都可以感受到每個台達人身上發出「環保 節能 愛地球」的光環,我想,他們都有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